还算他懂事,这话压低了声音。
杨皓看了一眼装作看风景的席君买,说:“君买,今日你没带耳朵出门。可明白了。”
席君买懵懂回头:“郎君你唤我?我方才想我爹娘了,没听到郎君和八郎君说什么。”
杨皓笑说:“那你继续想令尊令堂。”又对杨昭厉声说。“八郎,你我虽同胞兄弟,但你我今天刚相认,如今说这话,也算是交浅言深。我便与你说说我的见解。”
杨昭肃容说道:“六兄请说。”
“我大唐,如今与未来,都必将是强敌环伺。国与国之间,只说利益。
“不管是今上还是其他人坐在那个位置。突厥人都会南下。不是去岁,也迟早有这么一遭。
“所谓渭水之辱,最受辱的是当今。当今圣上,乃马上天子,是天下雄主。有今日之辱,便必有雪耻一日。突厥,必亡于当今圣上。
“至于他如何坐上那个位置……你只需记住一句话:成王败寇。其余不论。
“如今文人说三道四,你且清身后是什么人。那些人不过是因为当今圣上上位,不符其利益。他们先前投资隐太子,如今隐太子早死了。他们说再多,也不过发挥失去从龙之功的牢骚。可那又能如何?除当今之外,皇室中还有谁有资格坐那个位置?
“可见,他们只是怕当今秋后算账。如今制造舆论,要逼迫当今妥协。实则,他们并不管那位置坐的是谁。”
就算是女人坐那个位置,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天下文人学子,不过那些人手中工具。”
杨昭低头沉思,良久才问:“六兄口中说的那些人,是指何人?”
“不外七宗五姓。他们大多始盛于魏晋。魏晋九品正中制,让他们生而高贵。只不过如今已经不是魏晋。他们还想着与魏晋时那般,皇权由他们把控,甚至视作傀儡……”
杨皓说到这里:“你何必做他们工具?”
“弟,明白了。”
杨皓看他眼里迷茫,就知道他没明白。
此时孔二还没宋时的地位——皇帝也自称圣。
因为没有孔二这个名教总把瓢子。在隋之后,七宗五姓南北各支再次统合,把控着天下文脉舆论。
杨昭作为学子,接受的都是他们把持的教育,一时之间如何想得明白。
但有一个脑子不清醒的弟弟,他担心会被人煽动了惹出大祸来:“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书上写的,都是一人之言,未必真理。自己看到的,总结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
“你且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更要记住,怀疑乃进步之必要。若尽信书、尽听圣人言,你读再多书,也不过是书呆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便是这书呆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或曰:师者,传道解惑者也。我却要说,三人行,必有计较。
“不论同行者谁,可观其行止之高低,辨其言论之正谬;我自一旁计较、思考、总结,才可追其真。这才是学习。
“所以,贤者对学习的态度,必然是:师未必不如我,我不必不如师。
“做人,当不亢不卑,既不要自视甚高听不得他人言,更不应妄自菲薄人云亦云。这便是所谓自我人格。
“你须知道,每一种现象,都两面性。每个人对事物的观点,都会有偏差,有局限。
“自我人格,就是要不管在怀疑中找到真相。而不是听到貌似正确的话,就信个十足。
“不过,我们可怀疑圣人书,可怀疑圣人言,甚至可怀疑人生。却也不能只怀疑,怀疑了便要追求真解。不然,不如不疑,好好做个书呆子。
“做人,要多看多听、多思多想,多总结。万不可人云亦云。更不要口出狂言,祸害家人!”
杨昭听得冷汗淋淋,却又觉得这话很对。
只是这些话对他,冲击极大。他学的,都是“尊师重道”,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杨皓却让他“怀疑人生”。
这番话,对他的世界观,堪称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