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许,我们就去告官。谋害兄弟,这可谓是义绝。他杨昌德坐在族长位置,却养出那么个儿子,这样的族长,我可不敢认。”
杨皓精神了:“父亲,如果能分宗。建祠堂的耗费我全包了。”
“好。如此一来,六郎心意祖宗都能明白了。”
杨明看着话题跳的太快的父亲与弟弟,有些无奈说:“如果我们分宗,恐怕住在村里就不方便了。”
“有什么不方便?”杨柏德冷哼说。“是他们理亏……而且五丰村也不是没有外姓。”
杨皓也说:“大兄无需担心。我选的宅基地,就已经出五丰村地界。如果大房果然容不下我们,我们就搬到那边去。”
“对,就是这话。”杨柏德觉得自己这边还是挺有成算的。“等雨停了,我就去找他们提。”
成不成功没关系。成了就直接分宗,以后也不用受大房的气。
要是不能成,也该让大房知道,他们二房不是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的。
杨皓加了一句:“父亲,我们家刚献了新犁……你跟他们说时,底气可以更足一些。”
杨明听了这话,嘴角微微弯起。
可不是呢?
他们家刚献了新犁,只要新犁所到之处,他们的名声就会到。
有这个名声……其实自请出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杨柏德虽然一直很高兴,但对新犁能顺利推广并不是特别乐观:“六郎,你看朝廷真能表彰我们?”
或者说,他是在担心新犁推广了,却没他们这些献犁人什么事。
到时一句:鄠县献新犁。他们一家子连名号都不会提。
杨皓也不敢担保。不过话却说得很肯定:“父亲放心好了。朝廷就算不重赏,也至少会口头表扬。”
李世民在后世名声总体还是好的。他更愿意相信李世民不会那种得了好处什么都不给的皇帝。
而且这会还没到“最好的时代”的大宋。还没有什么“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虽然社会等级同样是“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但还没到之后那么变态。
现在重的当然是士族。
不过,据他现在了解到的信息,朝廷中分量最重的大臣,可不是单纯的文人。
读书人对“奇技淫巧”,也还不到日后那么歧视。
士族在社会结构上,有绝对的权威,“奇技淫巧”对于他们而言,只有有用或者没用的区别。
只要是有用的,士族就不会排斥。
而不会像“最好的时代”时的文人那样。
他们就因为行“奇技淫巧”中也有不少读书人,所以拼命将技术往泥地里踩。
还不是因为,他们自己只会卖弄文章,担心“奇技淫巧”成为“惟有读书高”的政治对手。
而后世的经验证明,他们的担忧是非常正确的。
“惟有读书高”的“我大清”,不正是被“奇技淫巧”的西方人打出翔来了?
而大唐,还不是“最好的时代”,对社会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
在技术进步的包容性方面,唐朝有着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好的表现。
…………
有了杨皓这话,杨柏德的底气确实高了许多。
等到天晴,他就去找那些族老,提出二房要分宗。
理由是:“不敢与大房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