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件事还未得到魏国的首肯,因此蒙仲也不好急着下定论,毕竟长期兼掌两国军队兵权,这的确是一桩历来罕见的事。
在蒙邑用了饭后,蒙仲与惠盎便在蒙傲等一些蒙氏子弟的随行下,去拜见了庄夫子。
对于蒙仲这位弟子、对于惠盎这位世侄的到来,庄子自然是感到非常高兴,他吩咐同样为此感到高兴的庄伯准备了一些酒菜,谈不上丰富,但都是蒙仲很熟悉的口味。
当晚,庄子带着蒙仲夜观天象,师徒二人聊了聊宋国的问题。
还别说,别看庄子道家圣贤,仿佛不看重世间事物,但事实上,庄子还是很在意宋国的,这从他赞许蒙仲又一次解救了宋国就看得出来。
而令蒙仲感到有几分庆幸的是,庄子的身体要健朗地多。
不过,当说到儒家弟子目前在彭城当官时,庄子的面色一下子就变了,变得非常生气。
蒙仲当然知道其中的缘由,只因为宋国最初乃是道家思想的发源地,许许多多的道家思想便源自于此,如今儒家思想大股涌入宋国,这难免会让宋国本土的道家思想受到冲击。
基于这一点,蒙仲小心翼翼地对庄子说道:“老师,倘若您担心儒家思想涌入宋国,使我道家受到冲击,您何不亲自出面呢?……只要您有这个想法,我相信太子戴武定会为您修一座宫殿,助你收取弟子,传播道家思想。”
“老夫岂跟孟轲一般?老夫不收徒!”庄夫子仍气呼呼地说道。
“……”蒙仲眨了眨眼睛,没说话。
在片刻的寂静过后,庄夫子故作生气地用拐杖轻轻敲了一下蒙仲的脑袋,回屋子里歇息去了。
看着老师气呼呼地离去,蒙仲强忍着没敢笑。
次日,惠盎得知此事后,他惊讶地对蒙仲说道:“你能说服庄夫子出世?”
在他看来,如今他宋国已经得到了儒家弟子的支持,倘若也能得到庄子的支持,那就真不得了了,有庄子、孟子两位当世圣贤坐镇,天下人才岂不是会纷纷慕名而来?
但遗憾的是,蒙仲耸耸肩说道:“老人家固执又好面子,怕是不会轻易违背曾经的誓言。”
的确,与乐于收徒的孟子相比,庄子是不怎么收徒的,这些年他收了蒙仲等人为徒,这件事一直被孟子拿来笑话他。
至于蒙仲,他倒是更倾向于能将庄子请到彭城,再将孟子从邹国也请到彭城,啧啧啧,那就精彩了——老人嘛,让老人在他们感兴趣的事上做活动活动,这有助于身心健康。
田章作为孟子的弟子,却先老师一步故去,蒙仲认为更主要的还是心情的关系:看着齐国一日一日衰弱,田章心气郁结,故而不能长寿。
反观孟子与庄子,当孟子收到庄子书信的那一刻,那精神头,蒙仲是亲眼所见的。
但很可惜,想要促成这桩事,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庄子居住了十日,蒙仲与惠盎告别了庄子,继续往魏国而行。
六月初,蒙仲抵达了魏国大梁。
就跟他猜想了一样,大司马翟章的身体好地不得了,虽然假称大病初愈,但蒙仲与惠盎却不相信。
当然,义兄弟二人也没有傻到拆穿这件事。
当日,蒙仲接受了翟章的邀请,到他府上吃酒,而惠盎则受到了魏王遫的邀请。
期间,惠盎提出了此行的最大目的,他希望魏王遫能允许蒙仲兼任宋国的官职,而作为条件,宋国愿意协助魏国称霸中原,就如同当年晋宋同盟时那样。
次日,魏王遫召来翟章与田文二人,向他们说起了这件事:“宋相惠盎,昨日向寡人提出,希望蒙仲兼掌宋国的官职,并兼掌一支宋军,据他所言,倘若寡人能允许这件事,宋国愿意协助我魏国称霸中原,恍如当年晋宋两国,两位有何见解?”
“荒唐!”田文当即冷笑道,但态度并不是很激烈,显然他的观点,个人情绪居多。
而此时,翟章却笑着说道:“大王,老臣以为大王可以允许这件事。……宋国的做法在老臣看来,只是为了确保自身不受外敌的侵犯。……蒙仲本来就是宋国出身,放不下故国也在情理,难道不允许他出任宋国的官职,他就会对宋国遭遇的危机视而不见?当然不是!即便他在我魏国仕官,他同样很在意宋国,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反对这件事呢?……蒙仲乃宋国出身,在宋国与魏国之间,老臣以为他最终会选择宋国,倘若大王坚决反对这件事,老臣恐我魏国失去一位优秀的统帅,不如默许这件事,得到宋国的鼎力支持。大王您知道,宋国是重诺的国家,晋宋同盟时,宋国面对楚国的胁迫从未屈服;赵宋同盟时,宋王偃三十几年不曾背弃与赵主父的盟约,这个国家的承诺,可不是齐国那种……”
说到这里,他笑着又对魏王遫说道:“大王的顾虑,老臣也知道,但一来蒙仲的品德,大王无需担忧他偏袒宋国,二来,魏宋两国至少百年之内不至于成为敌人……眼下,宋国虽因为齐国的覆亡而解除了最大的威胁,但这次宋国从齐国吞并的土地,仍需要宋国花费很长一阵子去消化,戴武并非宋王偃,此人的野心不比他的父亲……总而言之,大王答应此事,加固魏宋同盟,此百利而无一害也!
“唔。”魏王遫徐徐点了点头。
在田章的劝说下,魏王遫最终默许蒙仲兼掌宋国的官职与军队。
六月初九,魏国大司马翟章以年老体弱作为理由,辞去大司马职位,并推荐蒙仲出任大司马之职,此事得到了魏王遫的准许。
至此,蒙仲兼任魏、宋两国的大司马之职,威望直逼当年的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