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二章在大宋,就得交税翌日清晨,赵骏顶着熊猫眼上了朝。</p>
知院回来,满朝文武除了宰相们以外,大抵也就是李迪比较激动。</p>
因为王随这次病倒,已经陷入了昏迷,太医说估计撑不到年底过年了,几乎到了弥留之际。</p>
所以这次政制院就可能会空出一个宰相位置来,那他大概率能上位进入政制院。</p>
之前赵骏没回来时,李迪有点担心赵骏没在汴梁,吕夷简会从中作梗。</p>
但现在赵骏回来了,那他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p>
即便等人死了开心于自己能上位,心情还如此喜形于色,似乎有些不人道。</p>
但一来李迪跟王随又没什么交情,犯不着为他伤心。二来这就是政客,为了权力就是要你死我活。</p>
早朝结束之后,李迪就想求见赵骏,不过赵骏让人给他递了个话——稍安勿躁。</p>
这句话让李迪心里大定,心中暗喜当初投奔赵骏,果然没有下错棋。</p>
虽然曾经的宰相甘当人家的跟班似乎有点自甘堕落的意思。</p>
可李迪在宦海也上下沉浮了那么多年,早就开看。</p>
何况赵骏太年轻了。</p>
那么年轻就坐在这个高位上,又深得官家信任,以后说不准会长期把持权力。</p>
如果能够长期稳定跟在一位手握大权的大佬身边,那对于他与家族的子弟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p>
因此李迪自然会选择投注,这就是一名老政客的敏锐嗅觉。</p>
赵骏这边下了早朝后就去了政制院,一声开会,除了如今被调到河北的范仲淹以外,就只有重病在床的王随没有参会。</p>
大家分列而坐,赵骏再次坐回了属于自己的主位,将笔记本摆在上面,开始今日的议题。</p>
首先是谈谈目前国内局势。</p>
军事上范仲淹在西北两战大捷,一次防守战,一次反击战,把李元昊打得大残,如今只能乖乖躲在老巢舔舐伤口。</p>
北方辽国大军南下,陈兵边境,双方进行过几次试探,辽军派小规模队伍,骚扰边境堡垒。</p>
堡垒里的宋军用了震天雷,直接利用投石车把装有火药的陶罐扔到了敌人阵营里去,爆炸的那一瞬间,把辽国骑兵吓得仓惶逃窜,不敢靠近。</p>
耶律宗真面对宋朝的乌龟壳,显然已经有些骑虎难下。</p>
有大聪明将领提议干脆绕过宋军前线的堡垒和城池,南下打草谷劫掠宋朝百姓,就不信拿宋朝的乌龟壳没办法。</p>
直接把耶律宗真气得让那个大聪明自己带兵去,结果那将领绕确实绕过去了,等带着五千轻骑南下深入二百多公里跑到冀州才傻眼。</p>
因为宋朝的乌龟壳直接从雄州修到了宋朝的北京大名府,虽然也有耕种的百姓,可一旦发现辽国骑兵,就立即扔下锄头,或是钻入附近碉堡,或跑去城中。</p>
两宋时期其实经济和农业都已经向南方转移,从秦汉开始,河北与河南因为华北平原的关系,历来都是汉人传统的农耕和经济重心。</p>
东汉时期,河北的人口达到了六百多万,成为了袁绍称霸天下的主要区域。</p>
但到了两宋,河北人口依旧是六百万,其中河北东路大概330万,河北西路为260万,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远超汉代的宋朝,这显然不太合理。</p>
反观同时期的河南与江浙地区,人口都超过了千万。</p>
唯一的原因就是河北成为了与辽国对峙的前线,宋朝朝廷把河北边境以及附近州县打造成了军镇,并迁徙边境百姓往南转移。</p>
所以边境区域百姓较少,河北的主要人口聚集也基本是在黄河以北的大名府附近。</p>
辽国想要绕开边境的堡垒,深入几百公里进攻宋国腹地,除非耶律宗真的后勤线不要了,打算孤注一掷,否则就不可能绕得开。</p>
那个大聪明的下场就是被范仲淹调集兵力,直接围困在了河间府,全军覆没。</p>
这一战其实也是耶律宗真的试探。</p>
他没那么蠢到直接把人送进去送死,但试探的结果很显然,宋国在边境线一路延伸到大名府,修了太多防御工事,实在是让他没办法下口。</p>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军事上宋国已经处于打残西夏,西北安全,北方辽国南下无法侵略,立于不败之地。</p>
得到这个结果赵骏还是很高兴,至少他的到来还是给了大宋军事一剂有力的强心针。</p>
军事上目前不用操心。</p>
老范顶得住。</p>
经济上这两年吕夷简他们也不是在吃干饭,改革了国有榷场,将51%以上的经营权交给了私营企业。</p>
工商部旗下自己也注册了几家国营商行。</p>
之前说过,宋代其实是有注册公司的,在官府登记拿到“店簿”就算是注册成功,当时叫做商行。</p>
这些国营商行与私营企业展开合作,经营权都交给了私营企业,只要不违法乱纪,偷税漏税,基本上官面上的刁难,工商部都会替他们解决。</p>
如此一来,汴梁原本的国营专卖的茶、盐、矾、酒、香料等就正式进入了私营行列,放开了专卖官制,让商业蓬勃发展。</p>
现在唯一还专营的东西,就是铁器了。</p>
这玩意儿毕竟是战略物资,要是允许私营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西夏和辽国就能得到大量的铁器,对宋国不利。</p>
官场改制上,目前已经全部推广到了全国,实行官职与品级挂钩制度。</p>
比如赵骏的政制院知院,又是宋国公,妥妥的正一品。</p>
吕夷简他们的政制院同知,从一品。</p>
各部尚书如果有观察候补同知身份,则是正二品,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从二品。</p>
各部佐官,如各部侍郎的级别,基本也都是在正三品到正四品之间。</p>
而一路经略使提高到正三品,安抚使、转运使、提刑司为正四品,重要地区可能会是从三品。</p>
主要是经略使并不常设,南方基本上都不会设置,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派高级文官担任,有军政一把抓,堪比唐朝节度使的权力。</p>
而州一级的知州一般是从五品,一县知县,一般是正七品。</p>
基本上解决了原本差遣和品级不挂钩,造成官场上下混乱,职权不明的局面。</p>
另外全国也已经开始公检法分离,之前是暂时在路一级试点,去年就开始正式推广到全国。</p>
从此地上方就多了大理局、审刑局、教育局、工商局等多个基础部门。</p>
它们承担的是地方法院、监察院、教育局和工商局的职能,自此县令就开始专心管地方发展,刑事案件则交由地方县尉大理局和审刑局处理。</p>
而且在路一级,御史台还同样有分院,被安排的御史也都是刚考上进士的年轻御史。</p>
年轻人往往比较血气方刚,还没有被官场这个大染缸污染,所以更有冲劲。</p>
他们每个月都要巡视地方,审计各州、县的情况。</p>
像之前赵骏安排收缴那些违法乱纪的地主富户的田土成为官田。</p>
如果这些官田一旦被御史台的巡查御史发现被地方州、县挪用,或者有地方上的问题,立马就要报告到中央。</p>
之后就要看看赵骏的刀锋利不锋利了。</p>
教育上赵骏带来的小学知识,已经在汴梁开始推广试点。</p>
朝廷建立起了几个小学,免费招收穷人家的孩子,主要教导是小学数学和正常的儒家教育。</p>
其中优秀者会被选拔,教授初中数学、化学和物理知识。</p>
赵骏带来的书本虽然没有完全涉及到整个初中数理化,但还是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物理有趣小实验》《化学基础反应》《自然与科学》等等。</p>
这势必能推动大宋数理化的发展。</p>
等再过几年,慢慢让数理化扎根于民间之后,顺势将理科纳入科举当中,恐怕不到十年,数理化就能在大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p>try{ggauto();} catch(ex){}
所以听到政制院众人给予的反馈,赵骏还是很满意现在的进度。</p>
基本上除了军制、税制、吏治以及土地之外,其余政治制度、经济、教育等部分改革都已经完成,而且阻力都不是很大。</p>
教育改革自然没什么阻力,这些官员都不懂什么是数理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