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亲耕礼(1 / 1)

作为亡国之君萧琮的兄弟,此刻的萧瑀在乾国朝堂上,几乎没有半点根基,哪怕是西梁降臣,此刻也不敢和他靠的太近。加上他本人刚正不阿,直来直去的性格。正好可以很好的胜任这一神憎鬼厌的职务。毕竟,不同于历史上那个只能弹劾官员,最多只是风闻奏事的御史台。张硕设立的这个御史台,更类似现代的反贪局,具有着不经任何人以及任何部门允许,就能随意调查在任官员状况的随意调查权。当然,关于逮捕的权力,张硕可就不敢下发了。哪怕御史台可以随意调查一个官员,但是涉及逮捕,必须由张硕本人签发逮捕文书。不然了话,就会直接制造出一个堪比大明锦衣卫、苏联契卡的恐怖力量了。除以上的调整外,张硕同时下令,在乾国境内大范围招募在野武将,可由官员推荐,也可自荐。被荐人员需到军籍司司长刘洎那里登记信息,由刘洎检查是否为武将后,再将登记信息传由太宰谢安审核,最后由司礼监汇总后,递交给张硕批阅任命。如其中若有徇私舞弊,将登记武将移除或登记中有不是武将的人员,轻则革职查办,重则满门抄斩。在确认了将领的举荐机制,而后就是各阶级的月饷定数了。经过多方商讨,张硕最终拍定的士卒俸禄,确定为:一到二阶新兵,月饷三石;三阶士卒,月饷四石;四阶士卒,月饷五石;五阶士卒,月饷六石;六阶精兵,月饷七石;七阶精兵,月饷九石;八阶精兵及伍长,月饷十二石;九阶百战精兵,月饷十五石。两司马月饷十八石;卒长月饷二十石;旅帅月饷二十五石;县令月饷三十石;师帅及各司司长月饷五十石;军将月饷八十石;太宰月饷一百石。除以上种种外,在与王安石、谢安、赵云、王彦章等一干重臣的讨论后,张硕也出台颁布了《乾国军功封赏制度》。根据《乾国军功封赏制度》的规定,乾国的军功封赏大致划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最普通,也是最普遍的一类封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装备铠甲、精英战马、精锐武器以及功法秘籍等等,都在赏赐之列,其中,又以金银奖励最为常见。而第二类,就是官职的升迁了。制度中,对各级封赏,都做出了明文规定。上至将军,下至普通士卒,一律都在赏赐之列。为了避免战斗中士卒抢夺首级。贻误战机。张硕特意参考了商君制度,规定只有由伍长以上的将官,斩首相应数量的甲士人头才能获得封赏。又参考了现代制度,设立了集体功制度。在伍长,两司马等将官斩首,上缴相应数量的甲士人头时,他们麾下的士卒,作为一个集体,同样可以受到赏赐。相应的一旦所属的上级阵亡,自阵亡将校以下。所有士卒将校都要受到记过处罚。而为了避免将官们随意挥霍士卒性命,夺取军功。张硕还特意加了一条规定,除非双方兵力差距一倍以上,否则将官麾下士卒伤亡过半,且未能取胜者。相应的军事主官,不仅要递交检讨,还会酌情遭受处罚。如此一来,就保证了将校士卒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团体,促进士兵与将领之间的团结性。尽量避免士卒杀良冒功,滥竽充数的行为。确保了各级的赏罚分明,从而更好的激发军中士气,让各种封赏起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而这一次,乾国统一东海郡的战争中,对于将士们的封赏,便是沿用了这个制度。就在乾国在统一东海郡后,紧锣密鼓的改革新政、整编兵马之际。也到了二月一日,乾国举行“亲耕礼”的日子。对于这一天,不仅宗正司司长吴麟尤为重视,张硕同样如此。眼下东海郡,在孙儒掀起的战火下,青壮流失近半,大批农田抛荒。在各地百废待兴之下,作为一国之君,他必须做出足够表率。让文武百官都知道他对国内农业发展的关注程度!当天,张硕早早的起床,在贴身宫女的伺候下,进行了一番庄严肃穆的沐浴,然后乘坐早已备好的马车,来到了宗正庙中。张硕赶到时,太宰谢安早已带着文武百官等候多时。在宗正司司长吴麟的主持下,张硕来到了先农坛。在耕地之前,张硕需要带领百官祭祀先农,祈求在新的一年中,国家能够风调雨顺。此时,乾国礼器青铜鼎,早已安放在先农坛中,此时的青铜鼎,已经吞噬了其余6国的礼器,晋升到了白银,并增加了一个新的技能。【名称】:青铜鼎【类型】:礼器【等级】:白银【技能】:国之正统:国内百姓忠诚度提高10%,所有国家精神效果提高10%。民心上升速度+20%。欣欣向荣:可通过消耗国运值,提高国内百姓的生产效率。国运值消耗视国家人口数量而定。祭祀天地:可通过消耗国运值,消除自然灾害。国运值消耗视灾害等级而定。兵戈之威:可通过消耗国运值,强化指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国运值消耗视军队成员的数量而定。灭国绝祀:可选择吞噬毁灭其他国家礼器,断绝他国国运,获得经验,从而提升礼器等级。【国运值】:3653【介绍】:供奉于宗庙之中,用于诸多祭祀场合的诸侯礼器。乃是乾国立国时,由上天赐予的宝物,为乾国立国之本。“系统提示:恭喜玩家,你在规定时间内,祭祀先农,获得临时性国家精神——风调雨顺,时效30天。”风调雨顺——国内风雨适合农时,年景好,不会出现自然性灾害。。)让张硕没有想到的是,在宗正司司长吴麟宣布祭祀结束后,系统竟然给乾国又加持了一条临时性的国家精神。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try{ggauto();} catch(ex){}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