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拿问(2 / 2)

这一年多来,杨顺报给京里的都是好消息,说自己统帅边镇明军不断击败俺答部袭击,今天斩首多少,明日又是多少,合着都是砍的朕的子民的人头,还要朕给你赏银。</p>

不由得,嘉靖皇帝脸色潮红,他是真的有点发怒了,一种深深的被欺骗的感觉充斥了他的全身,他被人愚弄了。</p>

之前,杨顺报捷的奏疏,嘉靖皇帝还是比较认可的。</p>

保安州一战的胜利才过去多久,在当时的情况下,双方势均力敌,魏广德初出茅庐的都能打胜仗,所以嘉靖皇帝是真没想到杨顺居然会把仗打成这样。</p>try{ggauto();} catch(ex){}

起疑,其实不过是在看到锦衣卫送来沈炼被以白莲教徒名义斩首的时候才有的,从内心来说,嘉靖皇帝自然是不相信的。</p>

沈炼连当朝首辅都敢弹劾的人,他会入白莲教?</p>

但是,现在嘉靖皇帝手里的奏疏是魏广德所写,魏广德虽然初入朝堂,可也算是个刚正不阿的人,自然不会弄虚作假欺骗于他。</p>

之所以选择魏广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江西人,应该不会像其他官员那样与严嵩为敌,断章取义只说不好的东西,毕竟严嵩和他还是老乡,对他也算照拂有加。</p>

感觉自己有些失态,嘉靖皇帝闭上眼睛思索起来,正如魏广德所言,杨顺在宣大是不能呆着了,继续让他在那里胡作非为怕是边镇不保,那可是京城在西北方向的重要屏障,断不容有失。</p>

睁开眼睛看着旁边两个小侍抱着的奏本,嘉靖皇帝已经没有兴趣去看了。</p>

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随后才对黄锦说道:“传惟中来我这里。”</p>

得了吩咐,永寿宫中很快就跑出去一个小侍直奔内阁传严嵩觐见。</p>

这个时候坐在永寿宫中的嘉靖皇帝已经开始思索要如何处理宣大的事儿了,兵部也要处理一下了。</p>

不过嘉靖皇帝也不是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人,他思考的更多。</p>

借这次兵部堂官的人事变动,嘉靖皇帝想要继续调整一下,有个衙门也该整顿整顿了。</p>

等严嵩急匆匆赶到永寿宫的时候,嘉靖皇帝已经大概想好了要做什么变动。</p>

待严嵩行礼后,嘉靖皇帝才对他说道:“巡边副使魏广德离京前朕给他交代了一个事儿,让他顺道去宣府看看这一年多的情况,今日他的密奏已经上来了。”</p>

听到嘉靖皇帝的话,严嵩没来由心里一紧,皇帝派魏广德去宣府,为什么?</p>

还是秘密前往,那只能说有人在嘉靖皇帝跟前说了什么对宣府不好的消息才会有这样的结果,会是谁?</p>

其实在此时,严嵩脑海中已经有了答案,也只有那个衙门才有能力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嘉靖皇帝奏报宣府的事。</p>

宣府,那是杨顺的地盘,要是出了漏子,杨顺就不好脱身了。</p>

杨顺可是和赵文华不同,对他也算孝顺,就是不知道魏广德看到了什么,又报告了什么。</p>

旋即,严嵩脑海里就过了无数念头,不过嘴上却是说道:“魏大人前两年去了宣府督战,对那里也是极为熟悉的,让他顺道看看也是合理。”</p>

“是啊,他去过宣府,只需要简单对比下就知道那边情况到底是好还是坏。”</p>

嘉靖皇帝淡淡说了一句,随即就把御书案上魏广德的《陈宣府边事疏》递给了身旁侍立的黄锦,再由他交到了严嵩手里。</p>

严嵩接过来看了一眼就觉得心跳加速,奏疏里说的都是什么?</p>

其中有些事儿他知道,边镇近一年多来吃了不少败仗,损失不少人口倒是真的,杀良冒功,这个不好解释,路楷,还有许论</p>

奏疏上面的东西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他信杨顺还是信魏广德,这才是关键。</p>

可是想到自己都被叫到这里,严嵩明白,杨顺怕是有麻烦了。</p>

“魏广德和杨顺的奏报,内容天差地别,你怎么看?”</p>

嘉靖皇帝双眼盯着严嵩那张沧桑的老脸,不客气的问道。</p>

让自己来判断这个是与非,严嵩在这一刻其实已经明白嘉靖皇帝内心是什么态度了,可是他却不能不救自己这个干儿子。</p>

可是要怎么说出口,让杨顺能顺利度过这一道关口呢?</p>

在永寿宫里,严嵩知道自己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更不可能找儿子严世番商议,只能自己做出判断。</p>

脑海飞速盘算,寻找可以为杨顺洗脱嫌疑的理由。</p>

即便已经猜到皇帝的心意,可是严嵩还是打算试试,没有功劳那就说苦劳吧。</p>

“陛下,杨顺在宣大任劳任怨,也是勤勉任事。</p>

近日宣大上奏,俺答汗之子黄台吉领兵数千突袭大同右卫,顺亲临一线督战将其击退。”</p>

说到这里,严嵩偷眼看了看嘉靖皇帝的表情,但是让他失望的是皇帝神色古井无波,似无所动,心中不由得哀叹一声。</p>

“如果说杨顺有罪,那也是之前补报,在俺答部黄台吉衅边时他擅自做主,可以送物资于台吉,台吉缚送丘富抵换这一事,至于边堡被破,军民被屠罪在宣大总兵、副将等,皆难逃其责,似不应只怪罪顺一人。”</p>

说到这里,严嵩又想到魏广德奏疏中提到的路楷,此人他当然也熟悉,投了门生帖的,拜在他严嵩门下。</p>

“杨顺识事不明自然有错,处置亦失当,然故言官风闻论之其路楷受贿之事有无未可知,顺楷俱当革任。</p>

但即今宣府大同外皆有虏事,杨顺此时不宜治罪,应罚俸戴罪防御,以保宣大安宁。</p>

路楷革任,所劾事情遣官勘实,待确定事实后奏闻定夺。”</p>

对于路楷,只要杨顺没事儿,这路楷的事儿也就不大了。</p>

受贿,大明朝有几个官员没有收到过孝敬,查不查其实不过在于上面的意思,到底要不要动他。</p>

以边境不宁为理由对杨顺罚俸,让他戴罪立功,这样可以大事化小。</p>

魏广德的奏疏说杨顺到宣大后不仅没有处理好地方事务,还贪污军资致使边军战力下滑,导致边堡被破,严嵩则解释杨顺也是有能力的,也敢亲临一线指挥调度大军于俺答部交战,不存在边军战力下滑的说法。</p>

若真如魏广德所报,边军吃食不足战力下滑,杨顺还敢跑去督战吗?</p>

这样的说辞若放在以前,或许还真会对嘉靖皇帝产生一些影响,不过此时的嘉靖皇帝早已有了自己的判断,自然不会受到严嵩言语的影响。</p>

微微摇头,嘉靖皇帝对严嵩道:“镇巡既去,督臣独留亦似不平。”</p>

这话里的意思,自然就是巡按御史路楷被革职查办,留下杨顺似乎是不公平的。</p>

镇巡,自然是指宣大镇巡按御史路楷。</p>

没等严嵩接话,嘉靖皇帝又继续说道:“朕听到过一些说法,言杨顺之才稀松平常,不比镇巡高多少,宣大乃紧要之地,不能托付于此人。</p>

朕知道临敌将易兵家所忌.顺楷俱拿来问。”</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