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4余波(2 / 2)

可他更清楚,很多其实内阁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p>

就好比这次大同和议,内阁里只是高拱和张居正支持,殷士谵是坚决反对的,朝中也有许多人不满,他也是其中之一。</p>try{ggauto();} catch(ex){}

但是高拱说动了隆庆皇帝,强推此事,还牵强附会了上次的廷议结果,意思是朝廷都支持的事儿,就不要再纠结了。</p>

“不掺和。”</p>

此事葛守礼还是打定主意,手下要怎么办是他们的事儿,自己反正不出头就是了。</p>

而此时乾清宫里的隆庆皇帝也正在为这件事儿为难,自己刚刚以为把两人安抚好,没想到转天就当着官员的面拳脚相加。</p>

要说隆庆皇帝不恼殷士谵的行为是不可能的,而且他本身立场也更偏向老师高拱一边。</p>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轻易处置朝廷大员,特别是内阁阁臣。</p>

高拱有些小动作他是知道的,所以能理解殷士谵的怨气,但这不是理由。</p>

这件事儿,在朝廷里影响太坏了。</p>

但是说到该怎么处理此事,隆庆皇帝其实也很为难。</p>

虽然殷士谵不对,可他不想因此就处置他,因为内阁现在的三角关系正是他想要营造出来的。</p>

三位阁臣代表三个思想,处理朝政时相互碰撞,自己只需要参考他们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就好了。</p>

他依旧记得父亲临死前对他的叮嘱,他不是一个可以开拓的皇帝,只能守成。</p>

要守成,那就得在处理事务时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选择最自己最有利的处理方式。</p>

这也是他当初登基,很快就把内阁阁臣扩充到六人的原因,就算之后走了高拱和郭朴,内阁也长期保证有四位阁臣。</p>

让陈以勤离开,也是要为高拱腾位置。</p>

毕竟他们那个小集团在内阁占据太多座位,已经影响到他听取其他各方意见。</p>

但是一转眼,这个小集团在内阁已经只剩下殷士谵一人,而今日之事该如何处置,就成了摆在隆庆皇帝面前最棘手的问题。</p>

罢职,他当然不想这样,会打破内阁现有的平衡。</p>

可这么大的事儿,要是轻描淡写带过,似乎又不妥。</p>

不管是申敕还是罚俸,貌似都没什么意义。</p>

就在隆庆皇帝还在左右为难该如何平息此事的时候,殷士谵回到府邸后,已经坐在书房里开始写奏疏。</p>

回家的路上,殷士谵已经考虑到了后果,此事不好擅了。</p>

与其等高拱发动一众党羽前仆后继对他发起弹劾,还不如自己直接上奏请辞留些体面。</p>

被弹劾罢职还是主动请辞,殷士谵选择了后者。</p>

他可没有魏广德那些考虑,隐约间察觉到隆庆皇帝在尝试平衡朝堂上各方势力,他现在只想保住面子。</p>

既然注定要被罚,还不如主动些。</p>

殷士谵在府里书写请辞奏疏,高拱气呼呼回到府里,当即就派出手下召唤在都察院和六科的门生故旧,他要发动所有能够发动的力量,势必要把殷士谵弹劾到死。</p>

这次丢了这么大的面子,虽然还没法要殷士谵的命,可驱逐他是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他是绝不会罢手的。</p>

这个机会得来不易,也是足够他达成心中所愿。</p>

至于隆庆皇帝那里,他知道或许还会顾忌当年在裕的情分不愿意追究殷士谵的责任,但只要把殷士谵撵出朝堂,内阁就只剩下他和张居正,最起码内阁就要补人。</p>

补人,很重要,他之前一直为在内阁没有得力手下而烦恼,一直就想补充自己人进内阁,增强自己的话语权。</p>

总不能凡事都要他这个首辅大人亲自出面硬怼吧。</p>

在入阁人选里,高拱现在能用的手下还真不多,主要是有翰林院出身的人太少,思来想去也只有张四维满足条件,可惜张四维只在吏部呆过,还缺乏在礼部的历练。</p>

为此,他也有些纠结,还需要花些时间磨砺一下才行。</p>

高拱在心里打定主意,他已经在考虑礼部官员的位置,该怎么调整,才好把张四维送进礼部,把履历刷满。</p>

而殷士谵那边已经写好一份辞呈,也不等明天了,当天下午就派人送进宫里。</p>

殷士谵是铁了心要走,他知道,继续留在朝中是很危险的,高拱及其党羽绝对不会轻易揭过此事。</p>

就算皇帝要从轻发落,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自己罗织罪名。</p>

还是离开朝堂算了,虽然心中很是不甘,可是他也不是愚忠的人,知道趋利避害。</p>

回到家中的殷士谵,这会儿智商在线,知道留在京城是取祸之道。</p>

殷士谵的才学,其实在当朝都算是一等一的好,在民间被称为“棠川先生”,是嘉靖、隆庆朝有名的诗人,和边贡、李攀龙和许邦才号称“边李殷许”四大才子。</p>

这可比弘治朝的以唐伯虎、祝枝山等四人的“江南四大才子”要出名许多。</p>

虽然在后世,唐伯虎的名头比殷士谵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可在当时,其实名声最容易传播的其实还是身份。</p>

殷士谵可是两榜进士,还是内阁阁臣,不管怎么看都要远超一个白身的唐伯虎。</p>

说白了,唐伯虎确实有才华,可世间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他的出名大抵还是和柳永类似,除了传世的名篇,就是在风月场的传奇故事。</p>

风月故事,最为大众津津乐道,自然流传就很广了。</p>

是的,殷士谵已经打定主意,就此离开朝堂纵情山水,和好友一起吟诗作赋,岂不逍遥美哉。</p>

殷士谵以前听魏广德提过,苏杭的园林之美,很是羡慕,所以打算回山东老家也在北方建一处园林做为自己起居之所。</p>

至于殷士谵离开朝堂后会不会被高拱继续针对,其实殷士谵这点还是看的明白,高拱不会这么做。</p>

因为他在朝堂上打了高拱,所以如果他以后出事儿,多半就和高拱脱不开干系。</p>

这年头官员都好名声,高拱干不出这种事儿。</p>

至于高拱的那些追随者会不会为他报复,其实对于跟着高拱的那些人,他们更加在意的还是殷士谵屁股下面的位置。</p>

既然都已经把地方让出来了,继续穷追猛打又有什么意思,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还惹得士林嗤笑。</p>

更何况,高拱真正要报复的人可未必是他,而是远在南直隶华亭那位,到时候有的张居正头疼的。</p>

“来人,把家里东西收拾下,打包,我们准备回乡。”</p>

派人给宫里送辞呈,殷士谵就直接吩咐家人收拾行李,准备返乡。</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