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是安排在周六,本来已经与小费他们交代好了一切,正准备带着孩子一齐出门,突然担心平常用量甚微的绳索不够。待拿回绳索后,却终因晚到十来分钟没赶上车。难免不产生些许后悔,小费他们又不是没有临时买过绳索,自己何必多此一举,去买什么绳索呢?如此一来二去的,一直没有与倬菊取得联系。</p>
自从前次与银行表明了自己的最后立场,还以挂号信的白纸黑字、以备后查的方式重申自己的立场。此后,有不少欠贷者专门前来了解,庶盶均毫不掩饰地表明:本人不仅口头提出减免全部利息和部分本金的要求,而且以挂号信方式重申了自己的这一原则立场。至于此后的结果如何,只能是骑驴看唱本了。</p>
庶盶明白,凭自己那点额度的贷款,根本就没资格成为银行收贷的钉子户。但凭借自己的影响力,经过如此一番操作,消息必然迅速四面扩散,这将给银行收贷工作形成巨大压力,即或他们不想拿本人当钉子户都不成。最终,他们唯一的可行办法,就只剩依法收贷——起诉本人的路子可走。</p>
将近一年的事实演化,正如庶盶所料,众多欠贷者都要求银行减息减本,更多的是持观望立场,迟迟不予归还贷款。</p>
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严重缺乏从商经验,加上银行完善借贷措施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不少依靠贷款从商者亏损,形成巨大还贷压力。前次去银行的一台强词夺理,所产生的轰传效果及其后续发酵效应,出乎意料的强劲。</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