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拜访老师(2 / 2)

国芯 榕之子 6074 字 2020-12-06

曹文信一眼觉得周逸年纪虽小但个性了得。

“山里孩子野惯了,有时候不知天高地厚。”

俞美诗知道眼前两位老人都是国内知名大教授,她怕儿子不懂事闹出笑话特意打起了预防针。

“有时候大人反而没有小朋友般有勇气说出真话,再说嘛童言无忌。”

曹文信一面招呼客人坐下,一面笑眯眯说话。

此次携全家而来,周建国特意准备了一斤高山茶叶、三斤小核桃以及30个土鸡蛋作为礼物。

为了鸡蛋长途运输安全,军工厂职工们特意创造出双重保险方案。先用报纸将鸡蛋包裹起来,然后在纸箱铺满木屑再把裹着报纸的鸡蛋一个个叠加上去,堆满纸箱再用木屑铺上顶层作为防震,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碰撞坏了。

“皖南山区物价便宜,这些都是直接到村里采购的土特产,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代表我们的一点心意。”

坐下后,周建国指着带来的礼物随口介绍。

“哦,我记得你,3年前的小核桃是不是就你送的?”

锦上添花容易,但雪中送炭就难,落难之时一点烛光都足以照亮当事人漆黑的夜空。

曹文信记得当年妻子拿回小核桃之事,就是她口中的一位好心学生所为,让夫妻俩在冷漠之中感到一缕人间温情。

“就是他呗!

复旦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许多都是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不等周建国回答,他的老师谢依德就主动替其承认。

一听这话,原来算是老相识了,客厅之中的气氛顿时亲切起来,之前的戒备心理消失不见了。

这时,周建国才有空打量了一下老师家的布局,发现原来书香之气的家已荡然无存,学富五斗的书架上空空荡荡。虽然大变样但至少还是一个足以遮风挡雨之处。

“老师,我今天来主要是有几个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请教,在山里缺乏技术指导和同行交流,这些问题想了好久没弄明白……”

简单寒暄过后,周建国正式说明此行目的。

“我脱离教学一线已经好多年,但技术探讨不分先后,既然今天有空就简单聊聊吧,互相学习一二。”

一谈到学术交流,谢依德眼中就放出光芒,很快两人就搬椅子坐在阳台上就技术问题开始讨论。

那么客厅上就只剩下俞美诗、周逸和曹文信三人在闲聊。

“你们上一次回来是给孩子治病,今年是3年来第一次回沪探亲,难怪我说这些年没见过送小核桃的学生。

不瞒你说,上次小核桃还真挺好吃,我说在沪江市就找不到这样好的品种。”

夫妻两人都是知名教授,以前经常有学生串门和请教,因此双方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只要一人的学生前来,另一人就帮忙负责后勤工作。

曹文信眼见妻子进入了学术姿态,就只好陪着客人聊天。

“您喜欢的话,就留个地址,到时我回去后再到村里采购替你邮寄一些过来。”

在俞美诗心中,丈夫周建国这个货真价实的名牌大学生已经足以让她仰视。而眼前之人是丈夫都要仰视的存在,这让她不由更加低姿态应对。

“哈哈,好意心领了。为自己的口舌之欲而麻烦他人,就本末颠倒了。今天,你们夫妻俩拿来的这些,已经足够我过嘴瘾了。

你现在是小学老师,能给我说一说学校的教学情况吗?”

寒暄之中,曹文信赶紧转换话题,可不能再占便宜让年轻人帮忙寄东西过来。尽量不麻烦别人,有时候就是最大的礼貌。

“我们是厂办小学,现在连我在内一共有14名教师到岗,他们许多都是从内地其他地区调过来的职工家属……”

找到了话题共同点,俞美诗也褪去了紧张,开始侃侃而谈自己的经历。随着时间流逝,又有几名教师从原单位前来报到,让厂办小学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而周逸则拿出了父亲刚给自己买的玩具,一只可以上发条跳动的铁皮青蛙,自个蹲在客厅地上玩个不停。

……

“爷爷,你上班是干什么,也是跟许多小朋友玩吗?”

一个人玩累了,周逸耳边听着大人聊天,坐上了母亲大腿也加入其中并提出了问题。

“爷爷的工作是将地球上最宝贵的黑金,用工具压成一块块饼干,然后送给千家万户的炉子去食用。

要是哪一天像爷爷这样的人不工作,大家都吃不上热腾腾的饭菜啦。”

虽然得到“解放”从牛棚放了出来,但曹文信却不能从事研究工作,依旧处于靠边站姿态。

堂堂生物化学教授,现在被分配到原单位名下压制煤球的工厂当工人。

不过历经风雨的他,早习惯用乐观积极的姿态来面对苦难的现实。

“哈哈,实际上我就是煤球工人。”

一看俞美诗也没弄懂自己说的意思,曹文信便用通俗语言公布了答案。

……

总之,这一趟拜访,让周建国顺利解决了其中困扰自己已久的两大难题,剩余的不解之处他可以跟老师谢依德继续通过书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