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送来枕头(1 / 2)

国芯 榕之子 5872 字 2020-12-06

一朝扬名天下知。

永川24所彻底出名了,能在数千全国同行前露脸并得到中央部委领导当面表扬,这是一种无人能及的荣誉。

到底永川24所是何方来头呢?

会场底下在座的所有人心里都想知道这个问题。

“1968年,为配合三线建设,国家在首都地区附近抽调了一批老中青搭配的骨干,远赴西部渝州市,专门组建起来我国唯一的综合型集成电路研究所。

追踪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现实与长远的需要,就是永川24所成立之目的。

自1970年正式开所之日起,仅用2年时间,24所就研制出120位MOS移位寄存器,成功实现了我国第一块大型集成电路零的突破。

……”

像是明白听众们想知道什么,发言的领导将永川24所的来历简要介绍了一遍。

移位寄存器可以存储数据代码,还能实现数据运算和处理,是数字系统和电子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元器件。

“200多位研究员,全部都是大学学历,能接触到国际最新的半导体技术知识;拥有全国最好的净化无尘半导体生产车间……”

周建国边听边记,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会议要点。

明白了永川24所的真正实力和科研地位,光是唯一的综合型集成电路研究所,就足以让周建国明白自己输得不冤。

有如此充足的底蕴条件,做不出来大型集成电路样品才是不正常。

甚至周建国觉得永川24所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强,他也想进入这样的好单位工作。

但如此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明白自己的根早就跟八零一一厂绑定在一起了。

将厂里产品升级,提高到中等规模集成电路水平才是周建国的首要目标。

“总之,跟国外半导体技术相比,我们国家是三分成绩七分不足。据专家组判断,总体上国内跟国际一流水平相差在6—8年时间。

我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历经2个5年计划的追赶,到80年代中期我们就将跟国际发达国家齐头并进。”

真正到国外走了一圈,尤其是参观了美、日知名半导体企业生产线后,主管中国电子工业的领导们认识到了差距。

他们希望能用2个5年计划的时间,到1985年追赶上国际主流半导体水准。

原本准备的稿件当中,还有2年内从日方引进3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落地并将其推广到全国的内容,但历经蜗牛事件后国内反对从国外引进电子产业技术的声音太盛,不得已之下主办方紧急删掉了这段话。

在原定的计划之中,利用1个5年计划消化国外引入的先进技术,再用1个5年计划在前述基础上打造中国自主的半导体技术,从而实现追赶国外的目标。

若不是八零一一厂一行人偶遇到来自首都的消息灵通人士,怕不会知道中国电子工业好不容易大踏步走出国门,却又因意外而不得不掉头在原地打转。

千人大会开完,所有与会人员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开始投入下一阶段的摆摊推介订货会。也可以称之为中国电子工业的集贸市场,大家互通有无,相互交流。

八零一一厂的摊位前,周建国将预先准备好的产品说明,小心粘贴桌子前,并摆上了此次拿来的样品:军用数字指挥仪和大功率光学测距机。

“这次出来是真见世面了!

原本觉得我们厂还可以,但一跟国内其他同行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有些上不了台面。”

趁空闲时间到周围摊位溜达了一圈后,财务科科长陈少民不由感叹道。

“老陈,你刚才看到啥好东西了,赶紧分享一下。”

由于展品不多,所以摊位柜台就留了周建国在摆设,厂里其他人都跑去参观,提前踩点看看别人家有什么好东西。

“嘿,还真挺多好家伙。光是黑白电视机就好几家,收音机厂家也不少,甚至还有一家大摇大摆展出了彩色电视机。

咱们跟他们相比,就是大老粗。

你看看我们这一块区域,都是军工产品,连自家人都不愿意来参观,冷冷清清。”

在展销会上,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民用产品,像收音机、电视机都是广受老百姓欢迎的产品,凭票购买处于供不应求姿态。

“咦,竟然还有一台彩色电视机?”

周建国心想国家不是准备进口彩电生产线嘛,国内竟然已经有厂家做了出来。

“果然不愧是搞技术的人,小周,你的关注点很准确。当时现场就有人询问具体参数,才发现原来这台彩电的核心显像管是进口而来,厂家只是负责组装起来。

你说要是咱们厂能组织人力研发出国产的彩色显像管技术,会不会也轮到我们能在全国同行前得到表扬呢?”

陈少民一拍脑袋,说出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若是我们厂能搞出彩色显像管,那你肯定要记首功。可惜啊,隔行如隔山,我们连黑白显像管都搞不定,只能跟这些大老粗作伴咯。”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